画面 VS AI——游戏机制的恐怖谷理论研究

画面 VS AI——游戏机制的恐怖谷理论研究

作者:news 发表时间:2025-08-06
瑞士对美大额贸易顺差被特朗普盯上 这个小型产业脱不了干系实测是真的 谷物和大豆价格维持在低位附近 等待美国作物状况报告太强大了 特朗普散布就业数据阴谋论,白宫为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辩护官方通报 特朗普的惩罚威胁让印度在俄罗斯石油问题上陷入困境这么做真的好么? 8月券商策略密集披露 短期调整不改长期趋势专家已经证实 达利欧:我或许也会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官方通报来了 小红书鸿蒙版安装量超800万,多应用加速适配优化生态反转来了 印度回应美国与欧盟:批评印度的国家却在与俄罗斯开展贸易 俄罗斯称该国将不再受中程导弹禁令约束后续来了 华为手机系统更新:HarmonyOS 5.1补丁上线升级尝鲜功能 8月券商策略密集披露 短期调整不改长期趋势又一个里程碑 印度回应美国与欧盟:批评印度的国家却在与俄罗斯开展贸易后续会怎么发展 地方国资并购频频落子 A股上市公司成布局重点 亚马逊对Wondery播客工作室进行重组,裁员 110 人 Wi-Fi 8 预计 2028 年见,未来十年内有望应用于数十亿终端设备 亚马逊对Wondery播客工作室进行重组,裁员 110 人 2025年1-7月A股IPO中介机构收费排行榜 泓德基金:上周龙头板块调整,主要宽基指数冲高回落 三大电商巨头力推“千亿补贴”,白酒业能否借势而起? 广东省超官方唯一指定白酒,郎酒携多重礼遇共襄赛事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一般零售行业董秘薪资PK:美凯龙2024年巨额亏损30亿,顶住压力为董秘邱喆涨薪90% 黑色持仓日报:焦煤涨6.92%,方正中期增持超7千手多单官方通报来了 陕西煤业:7月自产煤销量同比增长2.89%实测是真的 韩国交易所考虑推出12小时股票交易机制 Figma上市引爆AI投资热潮,微盟集团AI布局真实应用场景商业化成果显著 又一个里程碑 2025年1-7月A股IPO中介机构收费排行榜官方已经证实 一般零售行业董秘薪资PK:富森美业绩双降,为董秘张凤术支付年薪112万元超行业平均水平实时报道 既怕错过又怕买错 提升权益投资或可从“固收+”开始后续来了 一般零售行业董秘薪资PK:美凯龙董秘邱喆年薪高达515万 任期内公司股价连降3年、市值缩水超60%后续来了 一般零售行业董秘薪资PK:供销大集2024年亏超13亿元 为董秘杜璟支付年薪102万,超出行业平均水平 “印度制造”苹果 iPhone 背后的真相:零部件仍出自龙国,只为规避关税官方已经证实 电建国际签约塞内加尔300MW+350MWh光伏储能电站项目合作协议实垂了 告别“比谁更便宜”金融圈重塑行业竞争链 黄金交易提醒: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持续升温,金价三连阳创一周半新高又一个里程碑 中证协公布19家券商数字化实践案例 “印度制造”苹果 iPhone 背后的真相:零部件仍出自龙国,只为规避关税实时报道 【沥青周报】沥青继续保持反弹,地方专项债新增发行增加官方通报来了 2025中期策略 | 通胀环境展望:路径初明朗,坡度待观察专家已经证实 黄金交易提醒: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持续升温,金价三连阳创一周半新高 中信建投证券获易方达基金增持601.9万股 每股作价约13.34港元

画面 VS AI——游戏机制的恐怖谷理论研究

   文 / 界外魔阿历克斯  先贴一段维基百科对恐怖谷理论的解释:  “森政弘的假设指出,由于机器人与人类在外表、动作上相似,所以人类亦会对机器人产生正面的情感;直到一个特定程度,他们的反应便会突然变得极为负面。哪怕机器人与人类只有一点点的差别,都会显得非常显眼刺目,让整个机器人显得非常僵硬恐怖,使人有面对行尸走肉的感觉。可是,当机器人的和人类的相似度继续上升,相当于普通人之间的相似度的时候,人类对他们的情感反应会再度回到正面,产生人类与人类之间的移情作用。”

画面 VS AI——游戏机制的恐怖谷理论研究

  在游戏领域提到恐怖谷理论时,人们一般都会与人物模型与动作联系起来,借此说明游戏画面对于玩家情感体验的影响。但我现在想探讨的,是游戏性领域的恐怖谷。  游戏作为一种形式系统,是对现实的风格化模拟,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抽象。而游戏带给玩家的挑战,也就是所谓的游戏机制或者游戏性,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实中的某些问题。人们之所以喜欢玩游戏,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这一行为既满足了人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生理本能,同时又不用承担太多的风险。无论游戏模拟的是现实的哪个方面,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玩家都将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些技巧,这便是游戏固有且不可忽视的训练功能。  当游戏与现实的联系比较薄弱,所能训练或者挑战的只是玩家的反应速度或者手眼协作这种抽象程度很高的能力时,带给玩家的乐趣也是相对比较原始与单调的。俄罗斯方块、宝石迷阵等经典游戏均在此类。  当我们为游戏增加一个明确的背景之后(比如对抗外星入侵者),一切都变得更加有趣了。从屏幕顶端逐渐下移的蜘蛛在玩家眼里,变成了缓缓迫近地球的外星生物。游戏的主题也从简单的杀敌得分升格到了地球保卫战。虽然Space Invader(太空入侵者)考验的仍然不外乎反应力与手眼协调能力,但在画面与背景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模拟包装后,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其从当时的同类游戏中脱颖而出,成为游戏史早期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画面 VS AI——游戏机制的恐怖谷理论研究

  同时期的Pac-Man(吃豆人)在模拟现实这一点上更进了一步,这体现在游戏的怪物AI上面:四个幽灵Blinky,Inky,Pinky,Clyde追逐玩家的方式各有侧重。Blinky会一直紧追玩家,Inky的行动较难预测,Pinky会绕前封堵玩家的去路而Clyde与Blinky类似,区别在于Clyde会在靠近玩家时转而四处乱窜以制造混乱。这四个幽灵独特的寻路方式就像齐心协力的团队一样,让玩家无处可躲。

画面 VS AI——游戏机制的恐怖谷理论研究

  在早期的游戏中,由于技术限制,对现实的模拟都相对比较抽象。这种时候,模拟得越精细,玩家的评价越高。比如MSX平台上的初版Metal Gear(合金装备),在游戏中首次加入了潜入元素,既是了不起的创新,也是对现实战斗环境更进一步的模拟,让人赞叹不已。

画面 VS AI——游戏机制的恐怖谷理论研究

  得益于技术的进步,游戏能够实现的东西越来越多,对现实的模拟也越来越深入,但这也引发了过去不曾有过的问题,或者说,陷入了一种游戏机制上的恐怖谷。  就不在游戏角色不用大**、背着好几把枪还能切换自如全速奔跑不歇气这种无谓的问题上浪费时间了,让我感到不安的,其实是敌人的AI设计与游戏体验的割裂。这种感觉在潜入类游戏中格外明显,无论是最近的MGS5还是之前的年度黑马Dishonored(耻辱)。  一开始我也想像游戏宣传的那样,做一个真正的刺客或者特工,体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快感。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后我发现,敌人的AI总会在一些地方不尽如人意,无论再怎么强调自由度与随机性,我仍然能找到范式、机械雕琢的痕迹,我总能找到一些投机取巧的,属于Gamer的方式以解决问题,而与游戏宣称的或者自己本来想体验的刺客的情感背道而驰。最致命的一点在于,Gamer的解决方式往往是最高效的。无论这种方式是否出自设计者的本意,其存在都打破了当代视频游戏追求的真实性,揭露了其震撼光影效果之下的机械内核,难免产生出了一种违和感,陷入了游戏机制的恐怖谷中。  上古游戏的模拟甚至更原始更粗糙,却没有产生类似的感觉,原因在于其模拟水平与游戏画面是一致的,人们虽然可以通过脑补想象出一个可靠的背景故事,但却不会真的把自己带入到那个简陋的虚拟世界。在这种情况下,模拟越真实,画面越精致,游戏体验的效果就会越好,让人惊呼“原来游戏还能逼真到这种程度”。但等这种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迟早都要面临恐怖谷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有两种,长远来看,在模拟这方面继续研究下去,总有一天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其实现在已经有不少射击与飞行模拟游戏用于军事训练用途,虽然在AI方面还是差得很远,不过可以通过人工对手的方式回避这个问题。还有一种解决方法就是走卡通或者风格化路线,通过降低游戏画面的真实感以匹配游戏AI的不成熟,是一种相当实用且快速的解决方法,且不失艺术性。再说,本来就没人规定游戏一定要完全模拟现实,努力尝试各种表现形式的艺术生命力才能长久。  更巧妙的方法就是把对手设置成真正的AI,就像Portal(传送门)一样,GLaDOS不仅不会产生违和感,反而让人感觉可爱。更重要的是,传送门的画面仍然是偏写实的,巧妙地回避了画面与AI表现的落差,能给人最佳的游戏体验。

画面 VS AI——游戏机制的恐怖谷理论研究

  Clint Hocking曾经提出过Ludonarrative dissonance理论,讲的是游戏叙事与游戏性的矛盾,比如他认为Bioshock(生化奇兵)的游戏机制本身是鼓励玩家自私自利的,而游戏讲述的又是一个宣扬无私的故事。这种审美差异会中止玩家的怀疑暂停,简而言之,就是出戏。(Hocking coined the term in response to the game Bioshock, which according to him promotes the theme of self-interest through its gameplay while promoting the opposing theme of selflessness through its narrative, creating a violation of aesthetic distance that often pulls the player out of the game.)  这样看来,Ludonarrative与游戏机制的恐怖谷理论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因画面逼真而产生了对真实体验的期待,因发现游戏机制与人物AI的生硬机械从而损坏了预期的真实体验,这种不协和感与Ludonarrative中Ludo(游戏性)与Narrative(叙事)产生的矛盾何其相似。那么就把这种游戏机制中的恐怖谷理论叫做Ludographics dissonance吧。

相关文章